舒婷成名作《致橡树》,震撼心灵经典之作,文学史上地位不言自明

《致橡树》是“朦胧派五将”之一舒婷的作品,创作于1977年3月,是文革过后最早发表的爱情诗。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

这首脍炙人口的《致橡树》,更是把我们带入了80年代诗歌繁盛的时光。

林之亭先生赞曰:”《致橡树》立意新颖,形象鲜明,在青年中广为传诵,脍炙人口,显然是有旺盛的生命力。“

温锁林:“分离“是外在,表象的;“相依”则是内在,本质的。人生是一门艺术,爱情更像是这一艺术中最精彩的华章;爱情是哲学,唯有用生命拉起体悟这门哲学的女性,才能洞悉其全部奥妙。这就是舒婷《致橡树》阐发的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也是这首诗弥足珍贵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吴怀仁:从时间维度上看,《致橡树》表现了独立的女性主体精神;从空间维度上看,《致橡树》表现了知识者的启蒙精神;从心理维度上看《致橡树》表现了革命者的乐观精神。

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诗歌的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舒婷成名作《致橡树》,震撼心灵经典之作,文学史上地位不言自明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