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母亲斥巨资购入日本索尼黑白电视机


1981年,母亲用近一年的工资,买的那台日本索尼黑白电视机

在我卧室的显眼位置,摆放着一台与照片上相似的索尼12寸黑白电视机。然而,我的这台电视机更为崭新和干净,是我亲手翻新过的,无论身处何地,我都随身携带,即使抛弃所有家具,也绝不会舍弃它。

因为这台电视机,承载了我们家一段无法忘怀的经历。

1975年,因在初一学校劳动中腰部受伤,我离开了学校,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课堂。病榻上的日子漫长而难熬,我开始思考未来的出路。考虑到自己行动不便,我决定学习钟表修理,这个技术相对稳定,不需要频繁的变化。然而,随着技术的深入,我意识到仅仅修理钟表无法满足我对技术的追求,于是,我转而学习无线电。

家里的反应是热烈的反对:你学无线电?能行吗?学无线电是需要数学和物理基础的,你初一才学一个月,这要从初中补起,要学到何年马月,还自学?没人教,能行得通吗?

然而,我坚持自己的选择,认为行得通。于是,我自学了中学物理中的电学理论,通过阅读《无线电》《电子世界》等杂志,我跌跌撞撞地闯入了无线电的世界。我的那台天津产的七管外差式收音机成了我的实验对象,虽然它多次被拆卸和组装,但始终能正常收音。就这样,我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技术。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除了手电筒,收音机是普通家庭的必备电器,修理收音机成为了一种谋生的手段。我凭借自己的技术,修理收音机并赚取了一些收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我开始对电视机的原理产生了兴趣。尽管当时电视机技术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但我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电视机的基本原理。然而,当时的电子元件供应不足,技术条件也相对落后,使得电视机的维修和制造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调到了一个较大的乡镇工作,这是一个侨乡,一些华侨家里开始有了电视机。当时,电视还是一种相对稀缺的娱乐工具,人们为了观看电视,常常需要争抢位置。我利用自己的技术,为邻居们修理电视机,也赚取了一些收入。

1981年,父母为了解我的寂寞,决定购买一台电视机。当时,购买电视机需要前往龙岩,进口的原装索尼、日立、三洋12寸黑白电视机价格都在四百多元。对于当时月薪只有四十多元的母亲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尽管我们心中充满不甘,但为了我,父母还是咬牙决定购买。父亲去了龙岩,经过挑选,买来了这台索尼12吋的黑白电视机。这台电视机成为了我们家的宝贝,每次打开电视,都能看到《血疑》、《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等日本电视剧。

尽管父亲多次警告我不要拆卸电视机,但我始终对电视机的内部结构充满好奇。最终,我成功地拆卸了电视机,并仔细研究了它的工作原理。然而,电视机始终没有出现任何故障,让我无法对其进行维修。

几年后,中国电子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产电视机大量上市。我的无线电修理店也开业了,我购买了一台上海新歌的黑白电视机,后来又换成了福日产的彩色电视机。而父亲,在小索尼进入家庭的第五年,也购买了家庭的第二台国产彩色电视机。

尽管小索尼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仍然是我最珍贵的回忆。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父母对我的无私大爱,想起他们为了让我开心而付出的努力。同时,我也会想起中国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想起那些曾经陪伴我们度过无数日夜的电视机。

如今,父母已经相继离世,我再次将这台小索尼找出来,进行了清洗翻新,庄重地放在了卧室里最高的位置。每次看见它,我都会感到无尽的感慨和怀念,感谢父母当年的无私付出,感慨人生的短暂,感叹中国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

这台小索尼,已经不再是一台普通的黑白电视机,它是我们家最有韵味和历史沧桑的那段旋律,见证了人生的轮回和时代的变迁。它身上有我父母的血汗和对儿女的无私奉献,有他们留下的指纹与气息,因此,无论扔掉任何家俱我都不会扔掉它,会将它永远保留,与自己相伴终生。


20吋的大索尼,有的话定是豪门大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