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大国重器,时代脊梁
在人类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大国重器宛如璀璨星辰,照亮着国家前行的道路,成为时代发展的强劲脊梁。步入 2024 年,世界舞台风云变幻,各国于科技、军事、工业等诸多领域展开激烈角逐。在此关键节点,中国的大国重器震撼登场,再次彰显非凡实力,引得全球瞩目。这些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鲜明象征,更是捍卫国家安全、推动经济蓬勃发展、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坚实保障。它们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神奇魔力?又将如何塑造我们的未来?让我们一同揭开 2024 年大国重器的神秘面纱,领略其震撼风采。
一、航天新程:逐梦星河
航天领域,向来是大国科技博弈的前沿阵地,亦是展现国家实力的关键窗口。2024 年,中国航天再攀高峰,一系列重大成果惊艳世界。
嫦娥六号,无疑是今年航天舞台上的璀璨明星。5 月 3 日,在万众瞩目下,嫦娥六号探测器如离弦之箭,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拔地而起,冲破云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这一伟大征程,充满荆棘与挑战。月球背面,神秘而未知,环境极端恶劣,陨石坑密集,地形复杂多变,通信受阻严重。嫦娥六号肩负重任,毅然向着这片未知领域进发。
历经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等重重考验,6 月 2 日,嫦娥六号探测器迎来最为关键的时刻 —— 着陆月背。在月球背面南极 - 艾特肯盆地,这一太阳系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上空,嫦娥六号凭借着卓越的自主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精准定位,巧妙避障。其携带的三维成像敏感器,宛如探测器的 “智慧之眼”,在短短 0.25 秒内,对月球一定范围的地形进行精细探测,于悬停的 3 秒钟内,迅速完成所有测量和计算工作,仅三次判断机会,便成功选定着陆点,稳稳降落。这惊心动魄的过程,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心血,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打磨、严苛测试,不容丝毫差错。
着陆月背,只是第一步,采样任务同样艰巨。受限于月球背面中继通信时长,嫦娥六号采用快速智能采样技术,争分夺秒。钻具钻孔取样与机械臂表面取样两种方式协同发力,分别采集月球样品。钻取过程持续约 3 个小时,成功获取月球背面不同深度的珍贵样品;机械臂表面铲取则实现多点自动采样,精心设计的十多个表面取样采集点位,确保样品的多样性与代表性。最终,嫦娥六号不负众望,成功采集并带回 1935.3 克月球背面样品,为人类研究月球演化填补关键空白。这些样品,承载着月球数十亿年的历史密码,将助力科学家揭开月球起源、演化等诸多奥秘。
嫦娥六号的成功,不仅是中国航天的伟大胜利,更是全人类探索月球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坚实一步,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彰显大国担当,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力量。
同样在 2024 年,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震撼登场。11 月 30 日 22 时 25 分,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在万众期待中点火升空,尾焰划破夜空,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 03 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款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火箭,在长征系列家族中独树一帜。它首创 4 米级箭体直径,相较于传统 3.35 米直径的运载火箭,推进剂装填量大幅提升 30%,火箭模块的推力性能飙升 108%,如同拥有强健体魄的大力士,运力得到质的飞跃。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 12 吨、700 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 6 吨,成为我国目前运力最强的两级单芯级火箭,可根据不同任务需求,灵活适配 5.2 米、4.2 米直径构型的整流罩,无论是单星发射还是多星不同轨道发射,都能应对自如。
长征十二号还藏着诸多 “黑科技”。它率先采用与液氧相容冷氦增压技术,巧妙利用低温下氦气密度大的特点,大幅减少增压气瓶数量,不仅提高了储气效率,减轻增压输送系统质量,还优化火箭总装布局,缩短运载火箭总装周期,让火箭更加轻盈高效。同时,在材料应用上大胆创新,二级贮箱采用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合金材料,强度高、质量轻、刚度大,相比第二代铝合金材料,结构重量减轻 10% - 15%,抗拉强度提升 28%,屈服强度提升 50%。为使铝锂合金完美适配火箭贮箱工作环境,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使其成为国内首个应用铝锂合金的运载火箭,为火箭减重增效立下汗马功劳。
在发射可靠性方面,长征十二号更是下足功夫。新研牵制释放系统首次工程应用,火箭点火起飞前,牵制释放系统将其稳稳系留在发射台上,待诊断点火工作一切正常后,才可靠释放,确保火箭顺利起飞。发射升空后,智能健康诊断系统实时 “体检”,对火箭状态信息进行箭上监测和诊断,一旦察觉故障,立即进行故障隔离,同时重新规划飞行任务,在线生成新的飞行轨迹,全力保障卫星准确入轨。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开启中国商业火箭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新篇章,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战略和航天强国战略注入强大动力,让中国在全球商业航天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向着浩瀚宇宙,大步迈进。
二、海疆重盾:深蓝利剑
海洋,这片广袤无垠的蓝色疆场,承载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与安全稳定。2024 年,中国海军装备建设成果斐然,一艘艘巨舰、一项项黑科技如出鞘利剑,捍卫着我国的海洋权益,展现大国海疆守护者的豪迈气魄。
福建舰,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自诞生起便备受瞩目。5 月 8 日,福建舰顺利完成为期 8 天的首次海试,凯旋而归,这一消息瞬间点燃国人的热情,也让世界目光聚焦东方。海试期间,福建舰对动力、电力等关键系统展开全面测试,各项指标表现优异,达到甚至超越预期效果,充分展现我国航母建造技术的成熟与可靠。
福建舰的排水量高达 8 万吨,仅次于全球最大航母 “福特号” 的 10 万吨,甲板面积更为广阔,承载能力显著提升,预计可搭载 70 架舰载机,成为我国海军远洋作战的核心力量。其最大亮点当属先进的电磁弹射技术,相较于传统滑跃起飞和蒸汽弹射,电磁弹射优势尽显。它能让舰载机在短短百米内迅速达到起飞速度,大幅缩短起飞距离,使航母在单位时间内放飞更多战机,作战灵活性和效率实现飞跃。操作上,电磁弹射更为简便流畅,机械应力小,有效延长舰载机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让航母战斗群在高强度作战中保持持久战斗力。
福建舰的阻拦和回收技术同样惊艳世界,实现对美国 “福特号” 的超越。独特的电磁阻拦系统,能依据舰载机的不同型号、重量,智能精准调节阻拦力度,确保战机安全平稳降落。四条阻拦索呈八字形巧妙分布在甲板着陆区,相比美国 “福特号” 的三道阻拦索,多一道保障,大大提高舰载机着舰成功率,降低事故风险。
随着福建舰后续海试的稳步推进,更多性能细节逐步揭晓。11 月 18 日开启的第五次海试,极有可能涉及舰载机测试,引发广泛猜测与期待。据军事专家分析,福建舰未来可搭载歼 - 35、歼 - 15T、歼 - 15D、歼 - 15 加油机、攻击 - 11、教练 - 10T 以及空警 - 600 等七种舰载机,构建起完备强大的舰载机体系。
歼 - 35 作为我国首款舰载五代机,对标美国 F - 35C,具备高隐身、高机动性、先进航电系统等优势,推力和起飞重量更大,可携带更多武器弹药与燃油,作战半径超 1000 千米,搭配先进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和反舰导弹,无论是空中格斗、对海打击还是对地攻击,都能游刃有余,是航母编队制空、制海权的有力争夺者。
歼 - 15T 是歼 - 15 的弹射改进型,适应电磁弹射起飞方式,优化机体结构、航电系统与武器挂载能力,作战性能大幅提升。歼 - 15D 则是电子对抗战机,装备 AESA 有源相控阵雷达与刀片型天线,凭借强大电子干扰能力,可在战时切断敌方通讯、致盲雷达,为己方创造电磁优势,保障编队作战安全。
歼 - 15 加油机为舰载机提供空中加油保障,拓展作战半径,满足远洋作战需求;攻击 - 11 察打一体无人机可执行低空突防、侦察监视、反舰反潜等高危任务,凭借隐身性能与灵活机动性,出其不意打击敌人;教练 - 10T 用于培训舰载机飞行员,优化气动布局,模拟多种飞行状态,助力新手飞行员快速成长;空警 - 600 预警机堪称航母编队 “天眼”,装备数字阵列雷达,可在数百公里外发现敌机、导弹,同时具备多波段干扰与抗干扰能力,指挥引导己方战机作战,掌控战场态势。
在福建舰领衔下,055 型驱逐舰、052D 型驱逐舰、093 型核潜艇等舰艇协同作战,组成坚不可摧的航母编队。055 型驱逐舰万吨大驱,配备先进防空反导、反潜、反舰武器系统,具备强大区域防空能力,撑起编队 “防空伞”;052D 型驱逐舰通用性强,在防空、反潜、反舰等任务中表现出色,为编队提供多面支援;093 型核潜艇隐蔽性佳、攻击力强,如深海幽灵潜伏水下,随时发动致命一击,威慑敌方舰艇。
这一年,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同样成绩卓著。9 月 19 日,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在珠江口盆地正式投产,这是我国深水油气开发领域的重大里程碑,由亚洲首艘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葵一号” 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 “海基二号” 协同完成。
“海葵一号” 高近 90 米,总重约 3.7 万吨,最大储油量达 6 万吨,每天可处理原油约 5600 吨,宛如一座海上油气加工厂。其圆筒型设计独具匠心,降低风浪敏感度,提高稳定性与安全性;内部集成先进油气处理设备,能将开采出的原油高效转化为合格产品,满足外输标准。
“海基二号” 总高度达 428 米,总重量超 5 万吨,集钻井、生产、生活多功能于一体,是深水油气开采的 “定海神针”。采用高强度钢材建造,设置 4 个边角、每个边角各有 4 根裙桩,牢牢扎根深海,即便遭遇狂风巨浪也稳如泰山;搭载 300 余套先进设备,涵盖钻井、采油、注水等系统,大幅提高油气采收率。
二者配合默契,“海基二号” 开采的原油预处理后,通过水下管缆输送至 “海葵一号” 加工、储存并外输,构建起完整高效的深水油气生产链条。项目创新性采用 “深水导管架平台 + 圆筒型 FPSO” 开发模式,将生产系统移至平台,降低建设运营成本,为全球深水油气开发提供全新思路。
此外,项目大量运用现代数字化监测技术,每个平台配备高达 380 组传感器,实时采集海洋环境、设备运行等数据,通过卫星通信传输至陆地控制中心。技术人员据此远程监控、精准调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隐患,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
福建舰航母编队的壮大与深水油气装备的投产,彰显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坚实步伐。从航母驰骋大洋到深海油气开发,我国正全方位向海洋进军,不断拓展海洋战略空间,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向着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三、空天雄鹰:捍卫苍穹
航空领域,作为现代科技的集大成者,于 2024 年同样绽放耀眼光芒,多款先进战机、民用客机翱翔天际,彰显我国航空工业雄厚实力,捍卫祖国领空,拓展出行边界。
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歼 - 35A 战机如同一颗璀璨流星,惊艳全场。11 月 12 日上午,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歼 - 35A 战机划破长空,以大筋斗动作直插云霄,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其机身线条流畅自然,完美融合隐身与气动设计,银灰色涂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尽显科技美感与强大战斗力。
歼 - 35A 战机机动性超凡脱俗,先进的双发引擎为其提供澎湃动力,推重比优势显著,使其在空中能够迅速灵活转向、加速、爬升,轻松完成高难度动作。航展上的精彩翻筋斗表演,便是对其机动性的最佳诠释。在高速飞行状态下,战机突然跃升,机身近乎垂直,机头奋力上扬,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弧线,紧接着又快速改平,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令观者惊叹不已。
隐身性能更是歼 - 35A 的拿手好戏,机身采用大量先进隐身材料,雷达反射截面积微乎其微,宛如一位隐形刺客,能悄无声息地接近敌机,给予致命一击。座舱盖采用特殊镀膜处理,既保证飞行员良好视野,又有效降低雷达反射信号。同时,歼 - 35A 的航电系统高度智能化,配备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远、精度高,可同时跟踪多个目标,为飞行员提供清晰准确的战场态势信息,配合先进的电子战系统,还能对敌方雷达、通信进行干扰,掌握空战主动权。
与歼 - 35A 同场亮相的歼 - 20S 双座隐身战机模型,同样吸引众多目光。作为歼 - 20 的衍生型号,歼 - 20S 兼具强大空战能力与指挥控制功能。后座飞行员可操控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与其他战机、无人机实现数据共享、协同作战,引领未来空战新模式。
民用航空方面,2024 年也是成果丰硕之年。C919 大型客机交付量再创新高,从 2023 年的 3 架跃升至 10 架,东航、南航等国内航空公司纷纷将其纳入机队。C919 宛如一只银白大鹏,翱翔于祖国蓝天之上,执飞沪渝、京沪等热门航线,凭借良好的飞行稳定性、舒适性以及出色的能耗表现,赢得乘客与航空公司的一致赞誉。
C919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绩,离不开技术的持续创新与产业链的日益完善。在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飞机的机翼设计采用先进的超临界翼型,有效提高升力、降低阻力,减少燃油消耗;机体大量使用先进复合材料,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强结构强度。国内航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长江 1000A 发动机、国产航电系统等关键部件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整机自主可控率大幅提升,不仅降低成本,还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
如今,C919 的运营网络持续拓展,不仅在国内航线大放异彩,还向着国际市场稳步迈进。随着适航认证工作的有序推进,C919 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穿梭于东南亚、非洲等国际航线,向世界展示中国民用航空的卓越风采,助力中国从民航大国迈向民航强国。
航空领域的这些成就,无论是先进战机捍卫领空安全,还是民用客机便捷人们出行,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产业工人的智慧与汗水,展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决心与磅礴力量。它们如同空中的钢铁长城与银翼信使,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保驾护航,向着更高远的蓝天奋勇前行。
四、陆上新峰:基建传奇
陆地之上,大国重器同样演绎着震撼传奇。2024 年,我国基建领域捷报频传,一系列超级工程、前沿技术不仅重塑山河面貌,更成为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展现中国力量与智慧。
6 月 30 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如一条巨龙横跨伶仃洋,震撼世界。这条全长约 24 公里的跨海集群工程,集 “桥、岛、隧、水下互通” 于一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项目,攻克诸多世界级难题,创下 10 项 “世界之最”。
从空中俯瞰,深中大桥气势恢宏,主跨 1666 米的全离岸海中悬索桥如长虹卧波。为应对强台风频发区的抗风挑战,项目团队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历经 3 年多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研发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将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的临界颤振风速从 70 米 / 秒大幅提升至 88 米 / 秒,打破国外权威论断。2022 年 4 月,建设者们搭建起世界最高的海中猫道,为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提供高空平台;同年 5 月 15 日,我国自主研发的 2060 兆帕钢丝首次大规模应用于桥梁主缆建造,单根主缆由 199 根索股组成,每股含 127 根高强钢丝,长约 3 公里、重约 90 吨,极限拉力高达 740 吨,是南沙大桥的 1.5 倍,且耐久性国际领先,主缆钢丝镀层实现自修复功能,为悬索桥 “生命线” 保驾护航。
海底隧道更是深中通道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长约 6.8 公里,其中沉管段约 5 公里,由 32 个管节及 1 个最终接头组成,是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面对全产业链空白,项目团队自主创新,牵头 20 余家科研团队从 2015 年起攻关,突破钢壳制造、自密实混凝土制备、管节浇筑、检测及浮运安装等难题。海底隧道总用钢量约 32 万吨,是 “鸟巢” 用钢量的 3 倍;标准管节长 165 米、宽 46 米、高 10.6 米,相当于 55 层大楼;平均每节沉管用钢量约 1 万吨,焊缝长度超 270 公里,最厚钢板达 40 毫米。为保障建设进度,深中通道打造国内首条大型钢结构 “智能制造四线一系统”,实现钢壳高效、精准制造。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佛山、珠海、江门等地携手进入深圳 “一小时经济圈”,三大珠三角都市圈联结愈发紧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涌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步入快车道,为区域一体化注入澎湃动力。
这一年,中国高铁建设同样高歌猛进。全国铁路 2024 年预计完成旅客发送量约 43 亿人次,货运发送量约 51.8 亿吨,固定资产投资超 8000 亿元,营业里程突破 16.2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约 4.7 万公里。计划投产新线 1000 公里以上,新增高铁线路约 2300 公里。
众多高铁线路在 2024 年开通运营,各具亮点。池黄高铁宛如一条穿梭皖南山水间的 “旅游高铁”,全长约 125 公里,串联九华山、太平湖、黄山等世界级景点,设计时速 350 公里,已于 4 月底开通运营,为游客提供便捷出行选择,助力当地旅游业腾飞;宣绩高铁作为苏皖赣高铁通道重要拼图,全长约 112 公里,9 月开通后,南昌至南京实现高铁直达,强化区域联系;沪苏湖高铁让安徽 “大捡漏”,合肥至上海形成 “350 高铁” 通道,沿线城市与上海时空距离大幅压缩,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杭温高铁一期年内通车,杭州与温州 1 小时通达,推动都市圈协同共进。
技术创新是中国高铁持续领跑的核心动力。CR450 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样车制造完成并开展型式试验,预计 2025 年投入商业运营。其运行时速将达 400 公里,实验时速更高达 450 公里,有望成为全球最快高铁。为实现这一飞跃,科研人员攻克制动、减重、提速等难题。制动系统升级,确保时速 400 公里时制动距离与 CR400 时速 350 公里时的 6500 米一致;通过采用轻质高效新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永磁电机等,车体重量减轻 12%,运行阻力、能耗指标各降 20%,制动性能和牵引效率分别提升 20% 和 3%,实现高速、高效、环保运行。
在桥梁建设领域,技术革新同样日新月异。9 月 25 日,京昆高速广绵段扩容项目智慧梁场新一代智能钢筋绑扎生产线正式投产,属全国首创。该生产线采用 “钢筋组合片体 + 节段安装” 新型生产方式,配合 “单线” 换 “多线同步” 操作模式,底腹板钢筋笼整体加工安装效率较上一代提升近 50%,纵向通长钢筋 “四点焊接” 工艺使焊接效率翻倍,全流程自动化、无人化作业,单个钢筋笼加工时间从 4 小时缩至 2.5 小时,整体施工效率提高 37.5%,推动公路桥梁 T 梁预制迈入智能时代,为全国公路建设提供全新思路与范例。
2024 年的中国基建,以深中通道、高铁、桥梁等为代表,持续书写传奇篇章。这些超级工程与前沿技术,不仅构筑起便捷交通网络,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石,彰显中国基建王牌实力,向着未来,一路奋进。
五、科技尖兵:赋能未来
在当今时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驱动着社会变革,重塑着我们的生活与未来。2024 年,中国在前沿科技领域勇攀高峰,一系列重大突破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为各行业注入澎湃动力,让科技梦想照进现实。
11 月 28 日,由中国石油与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联手打造的 700 亿参数昆仑大模型重磅发布,震撼业界。这款中国能源化工行业首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自 2024 年 5 月启动建设以来,一路高歌猛进,仅 3 个月参数量级便达到 330 亿,如今更是进阶至 700 亿参数,实现质的飞跃。
昆仑大模型宛如一位 “超级大脑”,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视觉识别、多模态交互、科学计算等专业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智慧。它能够精准理解复杂的油气勘探数据,快速分析海量地质信息,助力科学家更准确地预测油气资源分布,大幅提升勘探效率。在炼油化工环节,通过对生产流程的智能优化,实时调整生产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降低能耗与排放。
不仅如此,昆仑大模型还独具匠心地构建了我国首个勘探全领域专业大模型,按需定制 21 个场景大模型,深度赋能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新能源等多元场景。从智能油田开采到化工过程智能监控,从新能源优化布局到安全生产智能预警,全方位推动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为我国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回首 2024 年,我国科技领域亮点纷呈,众多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5G 商用五周年之际,我国 5G 技术、标准、产业、网络、应用等整体实力跻身全球第一梯队,5G 基站累计建成开通超 419 万个,千兆宽带接入用户超 2 亿户,实现 “乡乡通 5G”。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累计培育 421 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00 家高水平 5G 工厂,灯塔工厂达 72 家,占全球比重 42%。
量子计算领域同样捷报频传,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全国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天衍 - 504”,接入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 “天衍” 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对外开放服务。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量子计算赛道上加速飞驰,为未来破解复杂科学难题、推动密码学发展、优化金融投资组合等诸多领域提供超强算力支撑,开启算力新时代。
这些前沿科技成果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协同发力,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驱动着各行业滚滚向前。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智能诊断系统通过学习海量病例数据,练就一双精准识别疾病的 “火眼金睛”,能在瞬间完成复杂病情诊断,为患者争取宝贵治疗时间,大幅提升医疗效率与精准度。
智能交通体系中,5G、物联网与自动驾驶技术 “三剑合璧”。车辆通过 5G 网络实时与云端、周边基础设施通信,接收精准路况信息,结合物联网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自动驾驶系统据此迅速决策,实现安全高效行驶。这不仅减少交通事故风险,缓解交通拥堵,还为未来智能出行描绘美好蓝图,让出行更便捷、舒适、绿色。
工业生产线上,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相得益彰。通过工业互联网,工厂实现设备互联互通、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分析,为生产决策提供精准依据;机器人承担繁重、危险生产任务,不知疲倦、精准操作;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生产流程、预测设备故障,确保生产线高效稳定运行,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柔性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展望未来,科技发展潜力无穷。随着技术持续创新突破、融合应用不断深化,我们将迎来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更具活力与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从智能家居贴心服务,到智能工厂高效生产;从精准医疗守护健康,到绿色能源驱动可持续发展,科技力量将渗透每个角落,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注入源源不断动力,向着科技强国梦想大步迈进。
结语:砥砺奋进,再铸辉煌
2024 年,大国重器的辉煌成就如同一座座巍峨丰碑,镌刻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壮丽史册之上。从浩瀚宇宙的星际探索,到深邃海洋的资源开发;从广袤蓝天的战机翱翔,到坚实大地的基建奇迹;再到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无一不彰显着中国科技的磅礴力量与无限潜力。
这些国之重器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工程师、产业工人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是他们用智慧、汗水与热血,攻克重重难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让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中央熠熠生辉。他们所展现出的自主创新精神,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源泉。
展望未来,科技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国际竞争的浪潮汹涌澎湃,唯有持续创新、勇攀高峰,方能在全球舞台站稳脚跟。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必将铸就更多大国重器,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迈进,以大国重器为坚实脊梁,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